似乎是在驗證那個古老的魔咒:高樓建成之日即是市場衰退之時。世界第一高的建筑迪拜塔在即將完工的時刻,迪拜國有集團迪拜世界卻請求其債權人將590億美元債務的償還期暫停6個月。
全球股市因此風云突變,剛剛從危機從緩過勁來的投資者們再一次被迪拜卷進恐慌之中。
長期以來,迪拜的繁榮與華爾街一樣,早已成為了世界經濟與財富的圖騰,一如世界的第一高迪拜塔和最大的人造海島工程棕櫚島,迪拜擁有太多的奢華證明自己強勁的實力。而今,迪拜的這一切都在風雨飄搖之中。
大多數(shù)人認為,嚴重的經濟結構失衡是迪拜走向危機的根源,吸取大量的外來資金發(fā)展房地產和旅游曾讓迪拜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但當資本開始拋棄迪拜,失去最強有力支撐的城市就被這樣被擠到危機的邊緣。
盡管這場危機的直接影響似乎更多地體現(xiàn)在西方的各大銀行機構和國有企業(yè)當中——它們才是迪拜泡沫的始作俑者,但亞洲資本市場并未因此獨善其身,上周以來,亞洲股市經歷了去年雷曼兄弟倒閉以來的最嚴重的動蕩。
事實上,迪拜的這場債務危機與去年9月華爾街因雷曼兄弟倒閉而經歷的風暴并不能同日而語,富庶的阿聯(lián)酋仍然擁有巨額的財富。但其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卻似乎如出一轍,在亞洲動蕩的背后,已隱約可見資產泡沫的影子。
年初以來,一個在中國經濟學界廣為流傳的故事是:3月份過后內地大蒜的價格不斷飛漲,作為中國主要大蒜種植產區(qū)的山東,大蒜價格已較去年同期上漲了40倍!眾多“大蒜富豪”就此誕生。
當時,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去年大蒜種植面積大幅度縮減和不少人迷信大蒜有助抵御甲流是大蒜價格飛漲的根源之一。但事實上,大蒜的瘋狂極有可能來自今年貨幣市場充沛的流動性。在山東金鄉(xiāng),不少山西煤老板,浙江商人大發(fā)蒜財,甚至有大蒜倉庫的裝卸工都因為“炒蒜”炒成百萬富翁!
這無疑為中國下半年以來的資產泡沫現(xiàn)象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縮影。
讓人擔憂的是,中國的房地產似乎也在上演著類似的瘋狂。北京的國企們繼續(xù)延續(xù)著地王“神話”,繁榮的上海CBD活躍著險資大鱷的身影,而迪斯尼更是掀起了上海房價新一輪的上漲狂潮。各大城市的推地沖動、港資房企的內地崛起,在其他產業(yè)仍然乏力之時,中國房地產儼然成為了經濟發(fā)展最重要的引擎。
而掩藏在這一切之下的,卻是越來越越離譜的房價與地價,反映經濟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內需與就業(yè)市場遠遠沒有表面的經濟復蘇的如此之快。
不可否認,市場已經開始慢慢接受通貨膨脹的預期,但似乎鮮有人會預料到,通貨膨脹可能會來的比預期的快。迪拜危機可能真的就是那只正在扇動翅膀的蝴蝶,由其引起的那一場不可避免的颶風說不定眨眼即到眼前。
迪拜塔選擇在這個戲劇化的時刻完工,818米的高度似乎意味著迪拜的輝煌已經到達了一個頂點,泡沫的背后,“沙堡”將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