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不斷觀察自己,觀察企業(yè),觀察社會,我都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我們的腳步越來越快、社會越來越富裕、產業(yè)越來越龐大,我們一路狂奔,似乎停不下來……”
帶著其新書《徘徊的靈魂》中這樣的感悟,王石昨日出現(xiàn)在上海書城舉行的新書首發(fā)暨簽售活動上。這位萬科A董事長頗愿通過這本書,與媒體及讀者分享他從2007年的宏觀調控開始以來的反思與體會,以及他游歷耶路撒冷的心得。
房市系于貨幣政策
房地產業(yè)者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即使當初的疼痛深入骨髓。在房地產市場當前又進入一場狂歡之際,王石昨日接受CBN記者專訪時,再次站出來提醒從業(yè)者。
“今年六七月份,雖然國家仍表示將執(zhí)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很明顯,銀行系統(tǒng)內部已經開始控制二套房貸。當然,現(xiàn)在執(zhí)行得仍然寬松。但只要嚴格起來,房價仍舊會下來。”王石明確表示。
他是基于上一輪宏觀調控的方式而作出這一判斷的,雖然市場本身十分“健忘”。
“從2007年9月開始的那一輪宏觀調控看,國家已經找到了最佳的調整方式,即通過貨幣政策予以控制?!蓖跏J為那一輪調控對樓市的影響成效明顯。
“不貪婪”至關重要
在房地產行業(yè)中,王石屬于永遠不會盲目樂觀的人,即使是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好到發(fā)燙的情況之下也是如此。從這一點來說,他是“少數派”。
他在《徘徊的靈魂》中重申:“2009年萬科拿了不少地,但‘不貪婪’的心態(tài)沒有變,我們依然堅持去年所做的兩個承諾:不拿地王,不做價格領導者。”
該書序言中,王石坦言,之前數月,“經濟形勢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為了應對金融海嘯,紛紛采取積極貨幣政策,從而導致流動性充足,帶來通脹預期,大量投資流向房產、股市,資產價格上漲。”
市場的集體興奮似乎與2007年夏季的狂躁十分相像。那年秋冬交替期間,王石拋出了“拐點論”,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
距離上一次房地產市場萎靡僅有一年,但現(xiàn)在看來,許多開發(fā)商早已忘記當時資金捉襟見肘的窘境。
但王石沒有“健忘”。他昨日對CBN記者坦言,去年市場的艱難情形給萬科造成了很大影響。至今回憶起來,假設沒有當年的宏觀調控,很難想象快速擴張中的地產企業(yè)會如何應對隨之而來的金融危機。
“國際經驗證明,市場下行通常由五大因素驅動:經濟衰退、紅利減弱、本幣升值結束、銀根緊縮、強制增加供應的政策?!边@是王石在《徘徊的靈魂》中總結的。
那么,萬科怎么看當前的市場?王石認為,“不貪婪”至關重要,“短期看,市場永遠有很多不確定性?!碑斎?,隨著中國城市化率的逐年上升,加上居民財富的增加,“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給中國房地產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大環(huán)境?!?SPAN lang=EN-US>
“規(guī)模是結果而非目標”
據萬科A 本月7日公告,7月份該公司實現(xiàn)銷售面積58.3萬平方米,銷售額51.2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61.8%和64.5%。1~7月,萬科A累計銷售面積407.1萬平方米,銷售額358.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9%和31.7%。
盡管萬科已成為全國第一家半年銷售額超過300億元的房地產公司,但王石昨日仍表示:“規(guī)模是結果,而非目標?!?SPAN lang=EN-US>
王石認為,假如把規(guī)模當作“目標”,那么企業(yè)的經營“一定變形,變形就容易出問題”。
“規(guī)?!币驯恢T多房地產商擺在了議事日程的首位。借著市場復蘇的東風,它們毫不掩飾對于“百億”、“500億”乃至“千億”年銷售額的覬覦。但在王石看來,現(xiàn)在中國民企中真的已經突破了“千億”瓶頸的,可能只有華為一家,“其他企業(yè)(突破瓶頸的)跡象仍沒有那么明顯?!?SPAN lang=EN-US>
“2005年底時,哪個萬科人能想到2007年銷售額能突破500億元?”他對CBN記者強調。他在《徘徊的靈魂》中也總結道:在萬科超高速增長的背后,是一個超高速增長的市場。過去10年,中國GDP平均年增長率超過9%;中國住宅市場銷售面積平均年增長率約20%,住宅價格平均年增長率約6%,住宅市場銷售額平均年增長率約27%。
但房地產業(yè)真的能一直實現(xiàn)超常規(guī)發(fā)展么?王石并不認為這個行業(yè)可以脫離整體經濟的規(guī)律。
2004年,萬科銷售額91.6億元;2005年,139.5億元;2006年,212.3億元;2007年,523.6億元。王石至今仍在念叨這幾個數字。
若按“斐波那契數列”(前面相鄰兩項數據之和等于后一項)發(fā)展,萬科2007年的凈利潤應該是34億元左右。而事實,在市場過熱的背景下,2007年萬科凈利潤達到48.4億元,比上年增長110.8%。眼看著萬科就要再次扶搖直上時,斐波那契數列又發(fā)揮作用了——2008年凈利潤降至40.33億元。如果把2007年超出斐波那契數列的部分(48.4億-34億=14.4億)加到2008年的凈利潤上來,恰好符合斐波那契數列的軌跡:3、5、8、13、21、34、55……
事實證明,這個在800多年前出爐的數學魔咒并沒有失靈。王石說:“一旦過熱、超速,就會在未來年份里放慢,恢復應有的軌跡?!?SPAN lang=EN-US>
當年教訓至今仍有效
如果未來幾年仍按2007年110.8%的速度增長,萬科會怎樣?王石認為“不可能”——這個速度絕對不可能持續(xù)。他的理由是,行業(yè)仍處于粗放經營的階段,瓶頸存在于產品質量、生產效率、環(huán)保節(jié)能及管理粗放這四方面。
“1996年的時候,萬科把一家地產上市企業(yè)當作目標,當時該企業(yè)利潤是5億元,遠高于萬科。但就在1997年,該公司利潤急劇下滑至200萬元,并在2008年虧損10億元?!蓖跏f,由此來看,“上規(guī)?!蔽幢啬茉炀统晒Χ沙掷m(xù)的企業(yè)。
“經過宏觀調控后,房地產市場得到了調整,得以健康發(fā)展,國家把住宅產業(yè)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對行業(yè)無疑是利好消息。但開發(fā)商不成熟,卻是最大的問題。市場發(fā)展太快,但行業(yè)本身并未成熟,加之信息溝通較缺乏,很多開發(fā)商仍在走老路?!边@是王石1997年總結的教訓,即“手中有錢,加上頭腦發(fā)熱后的決策,往往是災難性的”。
他表示,當年總結的教訓,在今天看來仍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