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的“雷人”論調,既雷人又不雷人,因為,他說的是部分的事實,唯一可惜的就是,他將部分的事實作為了全景全貌播報,自然引發(fā)臺下觀眾罵聲一片??梢哉f,任總看見的“中國人太有錢了”,的確是如假包換的中國人,可惜的是這不過是百分之零點幾的中國人。
那么,這里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現(xiàn)在房價是不是很高了,是不是跟我們現(xiàn)在的經濟發(fā)展不相適應了?一個是:現(xiàn)在大家感到房價上漲過快的原因何在?是不是像任志強說的那樣,原因是“嚴重供不應求”、“中國人太有錢了,房子太便宜了”?
就第一個問題而言,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的豪華經典房比臺灣的價格低一倍,比七大發(fā)達國家低2/3,中國大陸的普通居民住房價格就比香港、臺灣低一半以上。所以籠統(tǒng)地說現(xiàn)在房價是高是低并沒有實質性意義。
那么,為什么中國絕大多數工薪階層會萬眾一心眾口一詞地表示覺得現(xiàn)在房價上漲過快,超出自己薪水增長水平呢?這原因不在于“供不應求”、也不在于“中國人太有錢了,房子太便宜了”,而在于貧富懸殊過大。
近些年我國貧富差距持續(xù)拉大,多數人收入增幅明顯小于房價增幅另外,城鎮(zhèn)人均住房面積是持續(xù)增加的,2008年比1996年增加了71%(建筑面積),這就意味著房子的總價上漲比單價更快。因此,總體而言,目前我國房價水平與城鎮(zhèn)居民收入水平,客觀上確實出現(xiàn)失衡現(xiàn)象。
于是,我們看到:“中國第一豪宅”湯臣一品6月22日一天內賣出了5套,均價每平方米11萬元。這并非個案。與之相對應的是,廣東省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6月20日表示,以當前的廣州樓價,有七八成廣州市民買不起房。他還以自己為例說明,自己是副廳級職務,每月工資8000多元,兩個月工資也買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據媒體報道,截至2007年底,中國共有41.5萬位個人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富人。從財富平均擁有量來看,中國百萬富翁人均掌握資產達510萬美元,高于340萬美元的亞太地區(qū)平均值。
因此,當前的房價居高不下的問題,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社會生活中貧富懸殊的問題,而要解決貧富兩極分化困難重重,講白了就是要對權力進行限制,但是在當前格局下,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而且,30年來我們看到,經濟總量在越來越增加,權力對經濟的掌控是越來越高,而不是越來越低。格局不改變的話,問題會越來越嚴重,而不是越來越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