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潛伏》熱剛剛過去,不少觀眾都為男主角余則成的“臥底”表現叫好。房地產市場情況復雜,一些團體中也潛伏進了個別“間諜”,樓市版的“潛伏”大戲正精彩上演。
偽裝身份:貸款人
疑似身份:騙貸者
“間諜”疑似指數:★★★★★
“間諜”特征:此類間諜潛伏于真正的購房人群之中,主要任務是充當購房人向銀行假按揭騙貸。事成之后再退房脫身,幕后操縱者多為開發(fā)商。
證據爆料:2008年底,杭州金基曉廬項目傳出退房“貓膩”,在退房榜上“吳文梅”的名字多次出現,且賣樓、辦手續(xù)、買樓都是同一人。經查,吳文梅為金基地產公司員工。今年2月,北京一起4.6億元的假按揭騙貸案被曝光。4月,轟動京城的森豪公寓7.5億元假按揭騙貸案一審落判。這筆巨額貸款全部為森豪公寓老板鄒慶指使公司職員,用簽訂虛假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方法從銀行騙得。
可疑潛伏地:北京萬象新天地 浙江富陽錦繡蘭庭 北京三里屯SOHO中心
偽裝身份:購房者
疑似身份:房托兒
“間諜”疑似指數:★★★☆☆
“間諜”特征:此類人通常藏匿于購房者隊伍中,在售樓處活動較為頻繁。主要負責配合開發(fā)商制造熱銷假象,俗稱“房托兒”。
證據爆料:不久前,北京東四環(huán)一個項目的開發(fā)商在社區(qū)招幕了一批老大爺、老大媽,車接車送,集中在售樓處制造購房旺市,每人每天發(fā)給50元的補助,前面填表蓋章,后面拿錢走人,使得諸多沒事干的大爺大媽樂此不疲。4月中旬,杭州嘉里樺楓居項目在開盤當天因排隊人數過多現場出現混亂,開發(fā)商取消了開盤計劃,后被曝出是開發(fā)商雇人排隊制造的熱銷噱頭。近幾日,保利在廣州的心語花園項目又被曝出“房托”跡象,用排序號換現金,一次報酬50元。
可疑潛伏地:廈門紅樹康橋 上海天山華庭 杭州九洲芳園
偽裝身份:官員
疑似身份:售樓員
“間諜”疑似:★★☆☆☆
“間諜”特征:此類人通常身處要職,本職工作應是為民服務,卻常常心系樓市,與開發(fā)商關系甚密,個別時候會親自擔負起售樓任務。
證據爆料:今年1月,山東濰坊寒亭區(qū)政府下發(fā)紅頭文件,要求全區(qū)副科級及以上現職干部替開發(fā)商賣房,每人至少賣房一套,完不成的扣工資。同樣是1月,合肥市某官員在當地某電視臺直播欄目中極力推銷樓盤,在節(jié)目尾聲時又高呼出“買房就是愛國”的宣言。3月,河北廊坊某負責人公開發(fā)布了他的招商口號:“房地產商來我市投資,賺了算他們的,賠了算我們的!”可謂是在公眾的見證下給開發(fā)商吃下了定心丸。
可疑同黨:周久耕 潘忠樂 高元池
偽裝身份:專家
疑似身份:槍手
“間諜”疑似指數:★★★★☆
“間諜”特征:此類潛伏者通常以“才學滿腹”形象出現,經常拋出各種“獨到見解”,喜慷慨激昂,善于顧左右而言他。
證據爆料:去年年底,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趙曉在某次論壇上公開宣稱,“現在買房,就是愛國”。今年以來,北京
可疑同黨:徐滇慶 任宏雷 易憲容
偽裝身份:開發(fā)商
疑似身份:黑道大哥
“間諜”疑似指數:★★☆☆☆
“間諜”特征:此類人的公開身份通常為開發(fā)商,實則深藏不露,背景復雜,對發(fā)財路上的“絆腳石”下手兇狠,毫不留情。
證據爆料:今年1月,深圳鴻進花園小區(qū)的圍墻被拆,來人統(tǒng)一著迷彩服和黑西裝,開著推土機進行強拆。對阻擋他們拆墻的業(yè)主使用滅火器噴射,導致多名業(yè)主眼睛受重創(chuàng)。今年3月,河南平輿縣五交化家屬院房屋被野蠻拆遷,有業(yè)主家中擺放的骨灰盒也被踹到了院子里,圍觀者對現場的評價是“跟地震后似的”。今年4月,西安市西二環(huán),四男子持鐵棍襲擊一對夫妻,丈夫不久后死亡。經調查,此事與發(fā)起成立業(yè)委會一事有關。
可疑潛伏地:南京雅居樂房地產公司 成都興元房地產公司 山西安邦房地產公司
樓市“間諜”面面觀
既然是“間諜”,最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還是應該具備的,出賣“老板”實屬下下策,壞了自己的名聲是小,搞不好以后都別想在“托兒”屆混了。
電視劇《潛伏》中的男主角余則成告訴和自己假扮夫妻的搭檔“身為一名打入敵人內部的間諜,一切工作的首要條件便是隱蔽好自己的真實身份,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設想。”這樣的原則對樓市中的“間諜”們同樣適用,雖然不是處在槍林彈雨的環(huán)境中,但他們的潛伏“任務”也算得上是高風險作業(yè)了。
說起隱蔽工作做得最出色的應該要屬“騙貸型”間諜,這類間諜潛伏在真實的購房人名單之中,時隱時現,可以是具體的人,“組織”需要的時候,甚至也可以僅僅是一個名字。至于是否征求過這名字真正主人的同意那就不得而知了,當下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的身份被開發(fā)商冒用的案例并不新鮮,他們在無形中也被動的成為了被開發(fā)商利用的工具。這些名字為開發(fā)商騙取巨額銀行貸款立下了汗馬功勞。雖說目前被曝光的假按揭事件接二連三,但也僅算得上整個樓市中的冰山一角,沒有暴露的“間諜”們依然潛伏在購房人中間,伺機而動。
忘了是誰說過,最傷人的往往不是真槍實彈,而是那些看不見的子彈。如今掌握了這門獨門技藝的不是什么武功高手,而是一部分“嚴肅斯文”“義正言辭”的專家學者們?!稘摲分械那閳筘溩又x若林有句話很形象:“你看看現在那些為官的人,嘴上都是主義,那心里全是生意。”民間為此還送了這類人一個生動而形象的稱呼——“槍手”。他們的“任務”風險性相對較低,但對“嘴皮子”功夫要求較高,只有做到既能為“幕后組織”打出托市“子彈”,又能絲毫不著痕跡,如此才算得上是合格的“槍手”,才能得以重用。因為通常執(zhí)行“任務”的時機可以靈活掌握,這類間諜的潛伏時間一般較長,隱蔽性極高。
樓市的“間諜”工作中,也有比較輕松的,執(zhí)行“房托兒”任務的群體便是如此。這項工作技術含量低,上至居委會大爺大媽,下至學生民工都可勝任。需要做的只是潛伏在購房人隊伍中扮成買房人,當然,既然是“間諜”,最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還是應該具備的。當有諸如媒體記者等可疑人物試圖打探情報時就必須隨機應變,靈活應對。出賣“老板”則實屬是下下策,壞了自己的名聲是小,搞不好以后都別想在“托兒”屆混了。
各種“間諜”潛伏的團體中,風險性最大,隱蔽性最弱的應該是“賣樓型”和“教父型”。這兩個團體因其特殊性而經常被媒體所關注,曝光率極高。因此能勝任這兩項任務的“間諜”一般是工作經驗豐富、人脈資源雄厚、處理突發(fā)事件手法老道的人物。碰到任何“困難”, “間諜”們可迅速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不擇手段地將“困難”解決掉。正是因為具備了過硬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這兩類“間諜”在“潛伏”工作中通常能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給自己和“幕后組織”帶來巨大收益。
樓市中的“潛伏”大戲還在熱熱鬧鬧的上演,各團體中的“間諜”不斷有人被曝光,也不斷有新的“骨干”加入其中。借用丫蛋的一句話,真可謂是“前浪被拍在了沙灘上,一代更比一代強”。廣大購房人要時刻擦亮雙眼,將“可疑分子”對號入座,早日揪出臥底在身邊的“潛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