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乙級寫字樓的業(yè)主最近十分困擾。他手上的寫字樓已經進入了租賃期,但是遲遲租不掉,他有兩個選擇:降價求租,或是降價出售。
問題在于,即使是降價了,也未必能夠售出。兩年前在上海還炙手可熱的寫字樓瞬間成了“燙手山芋”。
租,還是賣?這成了困擾上海一些寫字樓業(yè)主的難題。
一個簡單的商業(yè)邏輯是:世道好的時候,由于寄希望于升值,諸多“不差錢”的開發(fā)商通常不會出售物業(yè),而是選擇長期持有。但最近開始陸續(xù)出現寫字樓出售的案例。
浦東濱江區(qū)域的保利廣場爆出了8萬~10萬元/平方米的售價,業(yè)內認為“價格高得離譜”。而位于 浦東金橋(600639,股吧)的某寫字樓報出的3萬元/平方米的售價也被業(yè)內抱怨價格“太高”,甚至有業(yè)內人士給業(yè)主提出2.5萬元/平方米售價的建議。但是,即便是這個價格,整層的物業(yè)也未必能順利出手——根本沒有買家,人人都在抱怨。
前兩年,上海寫字樓市場10層以上的出售案例屢見不鮮,甚至被淹沒在一些整幢成交的案例之中。但從去年9月至今,市場上的大宗物業(yè)并購已經停止了半年有余,其間只有一幢浦項廣場的成交。市場上除了一些半年或是1年前就談妥的交易,整層寫字樓的出售都已經十分困難。
早在去年7~8月時,浦東一幢寫字樓就曾以6200元~6500元/平方米的價格公開拍賣,因無人接盤而最終流標。今年初,這一項目再次走上拍賣臺,參考價格下跌10%左右。同一時期,蘇州河邊一幢寫字樓拍賣的參考價為1萬元/平方米左右,周邊在售的寫字樓有的叫價18500~20000元/平方米,甚至低于周邊的住宅報價。
“現在很難說寫字樓租金是否還會繼續(xù)下跌,今年一季度的租金下跌幅度已經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而越來越多的邊租邊售的項目出現,也讓整個市場更加撲朔迷離。”一位市場分析人士對CBN記者表示。
仲量聯行在其一季度報告中表示,上海樓市中的大眾住宅市場已經進入了“回暖”的通道。但是很不幸,上海商鋪市場10年上漲的神話已經被打破;同時,至少直到現在,寫字樓市場無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