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通地產馮侖增持自家股票后不久,他的太太也用另一種方式表示對萬通地產的支持,那就是自掏腰包購買公司造的房子。公司公告稱,馮侖的妻子王淑琪購買了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萬置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新城國際四期公寓一套,該公寓面積
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可地產商夫人卻在樓市漸行漸冷,房價明顯走低的預期中,花出每平米5萬多元的高價買房,不能不讓人欽佩其雖近水而遠月的公私分明。馮太太高調購房作何用途,旁人無法知曉,但這種明顯是花“大頭價”的購買行為中,“支持自家企業(yè)”、表現(xiàn)“對樓市信心”的姿態(tài)卻是顯而易見的。只是,董事長家自掏腰包為樓市做“信心廣告”,效果如何有待評估。
兩個多月前,馮侖曾有“樓市無人喝彩”的抱怨——我國房地產市場就像一出戲劇,戲演到一半,突然中場叫停,大多數人都在討論下面的戲怎么演,不明就里的觀眾紛紛退場……
若真如馮侖所說,樓市就像一出戲劇,那么觀眾紛紛退場似乎并沒有影響到臺上演員的信心。這不,“戲演到一半”,夫人登臺救場了。只不過這出“雙簧”破綻太明顯,戲看上去也越發(fā)不精彩。而越發(fā)不精彩的“樓市戲”想博得別人的喝彩越發(fā)不易。
前幾天,國家統(tǒng)計局一篇經濟述評中關于“房地產暴利時代已經終結”的觀點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很多人認為房價仍在高位運行,現(xiàn)在斷言暴利時代終結為時尚早。我倒覺得人們是不是誤讀了統(tǒng)計局的述評,或者說述評的措辭有一點表述不清——不是“已經終結”,而是“已經開始走向終結”。 比如述評中說,“房價漲幅雖已放緩,在房價的理性回歸沒有到位、房地產市場結構調整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發(fā)展的基礎就不會穩(wěn)固,房地產市場發(fā)展的預期也難以真正樂觀起來”;“推動并保持房價的理性回歸任重道遠”?!袄硇曰貧w沒有到位”、“理性回歸任重道遠”,明白無誤地點明的道理是: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并非短期的宏觀調控才剛剛開始。如此說,地產業(yè)10年高速發(fā)展中培養(yǎng)的暴利思維到了該放棄的時候了;不論祈盼房價長期高位運行與“沒有理由不漲”的一廂情愿,還是所謂的“重新回到正常運轉軌道”的幻想,其預期都不能看好。
買房很正常,地產商夫人買房也應是正常,雖說我們認為花了“大頭價”,但人家那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肉爛自家鍋”;但是,如果夫人買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樓市信心”的“榜樣效應”,那么此舉除了貽笑大方,別的意義恐怕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