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廣州樓市的表現可謂極富戲劇性。從萬元以上的高位振臂一呼,應者如云,再到經適房、廉租房、限價房如鯽過江,房價總體有所下調。據悉,已經進入申購者公示階段的廣州經適房銷售在即。8日,市國土房管局在其網站舉行第二次經適房和廉租房新政策的在線交流,市民最關心的是房價問題,不少市民擔心經適房房價比限價房還要高,負擔不起買房的費用。
市民的這種擔心并非多余。目前廣州市區(qū)價格最低的限價房僅4000元/平方米,這個相對于動輒上萬元的普通商品房而言,確實就像肥沃的農田里樹起的稻草人,具有價格標桿的意義。而經適房據說是免了土地出讓金的,所有建設稅費也全免,亦即按照成本價銷售,政府不賺任何錢。如果這個說法成立,那么限價房是沒法跟經適房的優(yōu)越性相比的,兩者的價格比應是天壤之別。
但“事事無絕對,唯有真情趣”,有關部門之前說經適房“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段價格都是不同的”。這句話給經適房的價格核定留下了神秘的空間,玄機四伏。未來,經適房與限價房價格比翼的可能性并非沒有,比如天河的經適房可能高于比同德圍的經適房貴,河南的限價房可能低于河北的經適房。
按理,既然政府不收土地出讓金,建設稅費也全部免收,經適房的售價本不會受地段因素影響,最多也就是一些工程建設成本和采購材料上的細微差別,成本價應該是大體一樣的。現在突然弄出個經適房“地段論”,也就難怪市民會有所擔心了。
經適房是保障性住房,限價房是調控政策性住房,也即是限地價、限房價的“雙限房”,都是政府主導的讓利于民的好東西。但早就有報道說,有些地方的限價房價格,卻比周邊的商品房還要高?,F在又有人擔心經適房比限價房更貴,繞來繞去,這房地產的成本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當然,如果稍作思考,我們也會發(fā)現,樓市迷霧叢叢,玄機盡在“利益博弈”這四個字上。政府、民眾和開發(fā)商這三者之間形成了紛繁復雜的利益關系,經適房、廉租房、限價房也都是利益博弈的產物?,F在的問題是,如何均衡各方的利益了。但有一點卻是明確的,經適房理應平過限價房,否則這成本真不知該怎么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