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城市都是福利分房制度,直至1998年取消了此政策,住宅市場幾乎徹底市場化。只是城市化的過程中,大量拆遷棚戶區(qū),許多低收入的居群通過拆遷房得到安置,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矛盾并不突出。
自進入2002年以來,各大城市棚戶區(qū)拆遷進入尾聲,如何解決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矛盾凸顯出來。
廉租屋是各國和各地區(qū)用來解決城市低收入居住的通用政策,雖然做法上有德國模式、英國模式、中國香港模式的區(qū)別,但核心是:政府補貼解決低收入階層的住房,中國內地也不例外。我們調控的核心精神就是,“建立住房保障體系來從制度上解決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問題。
中國香港政府有個部門叫房屋署,專責公屋開發(fā),解決低收入的住宅,資金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2006年,中國內地出臺“90/70”政策,希望嚴格控制戶型結構來平抑房價,解決中低收入家庭居住問題。但對低收入的家庭,還要靠政府對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的資金投入來解決。
資料顯示:截至2006年底,中國內地人均住房面積在
當然,對市場化住宅市場來說,房價確實偏高,小型化是必然趨勢,就像我國香港、東京許多工業(yè)發(fā)達城市所經歷過的。但是,房價上升仍然保持高位的話,市場將出現(xiàn)結構性調整。
萬科作為城市住宅開發(fā)商,我們也在盡我們的責任。第一,響應“90/70”政策,積極開發(fā)小戶型;第二、建立專項資金,進行解決低收入家庭住宅的課題研究,給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第三,建設示范性廉租屋(只能是示范性,無法規(guī)模開發(fā)),解決1000戶的廉租屋“萬匯樓”將于2008年6月交付使用;第四,萬科明確表態(tài):只要政府引進萬科開發(fā)廉租屋項目,萬科將積極參與。
能力是一種責任,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萬科有責任為社會各階層提供詩意棲居的建筑。